全国服务热线:400-627-0012 首页 | 收藏 注册登录

横竖大不同——文章表格中应该提供“率”还是“构成比”

发布时间:2016-08-19 | 来源: | 责任编辑:嗵嗵e研

 

四格表和各种列联表是论文中最常用的工具之一。从临床研究方法学的习惯出发,我们往往强调表格绘制时的方向性,认为表格的方向应该与从左到右的阅读习惯一致,因果关系/时间关系的顺序也应该保持从左到右的方向。也就是表格的行分类(左侧的分类及对应名称)应该是与原因相关/出现在前的指标,列分类(上边的分类及对应名称)应该是与果相关/出现在后的指标。(表1)

表1似乎看上去没什么技术含量,就是个简单的四格表。其实最大的问题不在例数,而在括号里面给出的百分比。如果您真的核对过的话,您会发现此处每行的百分比之和为100%,而列的百分比则不知。这么做到底对不对呢?

 

1、如果研究设计类型是RCT、队列/病例系列研究

 

如果表1中的研究属于这类设计类型,那么表1很大可能是正确的。对这两类研究,我们:

按暴露/干预→结局的顺序收集了每个个体的资料(即便是回顾性的也能确保顺序);

对于每类暴露/干预/具有某些特征的患者,如果没有脱落/失访,我们都能够知道他们的在研究结束后结局如何;

能够知道每个小类研究对象的结局发生率。

 

此时我们通过表格描述研究对象的时候往往是用表一的形式。也就是在给出每个格子的例数同时,给出每类患者的结局事件发生率,也就是行百分比。所谓的行百分比,是指以每行的对象总数作为分母、当前格子的对象数量作为分子;也就是每行百分比之和为100%。对应表1,其实可以表示为表1.1这样的情况。

2、如果研究设计类型是病例-对照研究、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当然,如果愿意,此时我们还可以计算干预/暴露因素的RR值,也就是新药、现有药物两组有效率的率比。

 

如果表1的研究出自于这类设计,那么表1就彻底错了。对于这类研究,我们:

从结局出发,按结局→暴露的顺序回溯不同结局患者的暴露情况;

对每类暴露/干预/具有某些特征的患者,这些特征是在选择了病例与非病例之后收集,因此我们并不知道他们的自然分布是多少,只知道病例中各类暴露或特征的构成比、对照中各类暴露或对照特征的构成比;

无法得到某类暴露特征结局对象的发生率。

 

此时我们不能通过表1的形式展示数据,因为括号中的百分比不再是真实的有效率了,而会随着我们选取的无效/有效对象比例而发生变化,无实际意义。此时我们只能给出每种结局中,不同暴露对象的构成比。当然每个格子中的例数可能还是一模一样的。(表1.2)

当然,没有结局的发生率就无法计算RR值,我们只能得到OR值。和1.1相比,可以看到我们给出的百分比不再是行百分比了,而变成了列百分比。关键原因还是,对于从结局出发的研究(通常是病例对照研究),行百分比没有任何实际意义(不在代表结局的发生率了)。此时,每类结局中的暴露构成还有一定意义,我们也只能退而求其次的给出列百分比。

 

3、讨论与观点

我们经常能见到这样的情况,在RCT或者队列研究中,作者给出了列百分比(表1.2这样的类型)。虽然计算出来的百分比有明确的含义,可以代表不同结局中开始的暴露/干预的构成比。但是在队列研究或是RCT中,这一构成比显然没有什么卵用。每一个医生需要知道的当然是:如果患者吃了A要,那他的有效率将会是多少?如果患者具有X特征,那么他在一定时期内死亡的机会有多大?

 

如果面对的是表1.2中的列百分比,不妨让我们想想一个场景:一脸懵逼的医生对着一个死掉的患者说:'我估计你有20%的机会生前吃的是A药,30%的机会吃的B药,10%的机会吃的是C药……而且我也不知道到底当初吃那个药你活下来的机会更大……'

0

京卫计网审[2015]第0523号      京ICP备14051922号      京ICP证160408号

      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806号      Copyright © 2014 北京易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版权

全国免费咨询热线
400-627-0012